第249章 交锋到顶(2 / 2)

甲午崛起 轩樟 1674 字 1个月前

徐桐见不让人出去,是不行的,转而改变攻击方向,“那么请问李大人,打算派遣多少留学生出洋?这些留洋学生,每个人每年的开销要多少?”

李鸿章本来是打算派遣六十名的,现在听徐桐这么一说,知道六十名的数目,肯定是不行了,只得答道:“预计三十五人左右,每个人在国外的花销,一年要一百两左右。”

“李中堂!你知道朝廷现在有多困难吗?你一下子花了四五千两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面,还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你觉得应该吗?四五千两,还只是一年的学费,如果是学个十年,就是四五万两啊!大人们!此事何等的残忍!”徐桐怒不可遏,简直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我等朝廷大臣,如果不在此事上予以谏阻,如何对得起我等头上的顶戴花翎啊!”

萌少爷大汗,老头说着说着还声泪俱下起来,你徐桐该去当个话剧演员吧?四五千两至于吗?特妈,有什么好残忍的,好像李鸿章艹了你老婆一般。

政见不同,可不就是跟当面艹老婆一样嘛。

李鸿章被徐桐一通鬼喊鬼叫,也是气的说不出话来。

李鸿章尽力平复了一下情绪,跨前一步,低头说道:“禀皇上、两宫皇太后,臣以为,西方各国强大,不唯船坚炮利,更有舆图、算法、步天、测海等均我所不及。现我大清虽设同文馆,又有上海广方言馆,又设有江南、金陵、天津三处制造局,福建还设了船政局,但这些仅能步西人后尘,无法学其精华。我欲强大,非学其精华而不能达到目的。想将西人现有之强国精华,真

正窥探明白,非选派幼童深入其国学习不可。此种念头,并非督臣曾国藩、抚臣丁日昌与臣突发奇想,实已探究多年。请皇上、两宫皇太后明鉴。”

徐桐跨前一步,禀道:“禀皇上、两宫太后,臣以为,李鸿章适才所言,于情不符,于理有悖,实属荒谬之极!我大清乃堂堂****圣国,皇上及两宫太后恩泽四海,岂是小夷小邦君主所能及?如今夷人窜入我境,形同鬼怪现身,显其制器淫巧,不过张天师魔法一样,吓吓人而已,岂能视作常情?臣还有一比,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到头来终不过是一只猴子。臣恳请皇上、两宫太后明鉴,万不可被妖言所惑!”

李鸿藻未及徐桐把话说完,便腾地迈出一大步,朗声道:“禀皇上、两宫皇太后,圣人有云:君主当以德治国,臣子当以忠报国。我大清立国百年,拥有四方疆土,恩泽遍及四海,小夷小邦莫不急相朝拜,靠的就是一个‘德’字。圣人所谓厚德载物,此之谓也。务望皇上、两宫太后明察。”

一人未及李鸿藻退下,便从后面旋风一般地走了过来,当庭跪倒。

李鸿章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方知是内阁学士翁同龢。

翁同龢大声说道:“禀皇上、皇太后,臣以为,曾国藩与李鸿章所请万不能答应。我大清立国百年,靠纲常维系至今。设若将幼童派赴西人那里,必沾染西人的匪盗习气,回来之后,性情定然大变,甚而坏我伦理,乱我纲常,其患更大于夷患。万望皇上、两宫太后三思!”

翁同龢是咸丰朝状元,笔下功夫自然好,谈吐也好,颇负盛名。他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让各位王公大臣毛骨悚然,脊背发凉;慈禧太后也愣怔了许久开言不得。文祥这时跨前一步,说道:“禀皇上、两宫太后,奴才也想说句话,请皇上、两宫太后恩准。”

慈禧太后点了点头,说道:“文祥,你说吧。你是怎么想的呀?”

文祥说道:“禀皇上、两宫太后,奴才以为,翁大人的话有道理也无道理。翁大人适才所言,幼童到了西国之后,必沾染西人的匪盗之习气,奴才以为翁大人言之有理。但翁大人又说,幼童到了西国之后,性情定然大变,甚而坏我伦理,乱我纲常,其患更大于夷患。

“奴才以为,翁大人此言不仅毫无道理,且近乎胡说八道。奴才想问翁大人一句,幼童尚未选派出去,你怎么就敢肯定,他的性情定然要大变呢?奴才亲眼所见,总理衙门章京志刚、刑部郎中孙家毂,两人都曾在西国游学多年,不仅学会了西国语言,还懂得许多西国的事情。性情不仅毫无改变,且极重伦常。否则,蒲安臣出使西国,朝廷怎么能偏偏选中他们两个随行呢?西国强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怎能同虚无界中的鬼怪相提并论呢?”

萌少爷大汗,真精彩啊,这是几番乱翻交战啊!

洋务派和顽固派要火并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