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而在那之前,萧明川真正能够调动的,有且只有烈日军团。

景和皇帝本身是个高手,他身边的影卫搞不好都打不过他,他自幼不爱读兵书,却对战局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和强大的控制力,属于不当皇帝去当将军也会非常成功的人。

这样一个皇帝调教出来的亲兵,那就不单是厉害的问题了,而且非常地慕强。

先帝却不是景和皇帝那样的人,他是皇家的独苗,自幼被所有人捧在掌心,读书理政的基本功没问题,可对军事,那是真不懂。烈日军图在先帝手里,也不过就是普通的禁卫军了。

是老晋阳王告诉萧明川,像景和皇帝那样去用好烈日军团的,萧明川做到了。

北疆激战正酣的时候,萧明川和烈日军团的突然出现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他不仅救了叶铮的命,也让手握重兵的叶鸿看到了,他的皇帝不再是顾太后手上拎着的小木偶。

兵多将广的大周不需要他的皇帝御驾亲征事必亲躬,但是皇帝本身是个熟知军事的人,却是所有带兵的将领都希望看到的。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除了刚开国的前两代以及边疆战事不断的时代,在朝堂上,都是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从来没有例外的。

让一群根本没有看到过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的文官对自己的胜负指手画脚,赢了说是有伤天和,输了就说有辱国体,再要是遇上个同样不懂行的皇帝,武将们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大周的前几代皇帝对武将的地位比较尊崇,尤其是万昌皇帝和景和皇帝,这两位在位期间,一个彻底打垮了柔然,另一个全面开发了南洋。

到了先帝登基,情况变得有些不同了。先帝倒是没有看不起武将的意思,只是他本身不通军事,于是很多时候,他的观点和看法会更倾向于朝上的文官集团。

发现小皇帝是个熟读兵法精通军事还能亲自带兵的人,以叶鸿为首的武将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不需要皇帝亲自上战场,可他们需要他明白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而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

萧明川手上只有一半虎符,他暂时还指挥不动军队,可他皇帝的身份是无可争议的,不管叶鸿等人是被他哪方面的才能征服的,他们忠于皇帝,这个出发点绝对是没错的。

萧明川确信,如果没有老晋阳王的指点,他根本想不到曲线救国的途径。

除了已经退位的老晋阳王,现任晋阳王萧殊和世子萧明楚对萧明川同样忠心耿耿。当初,萧明青勾结外贼,发动宫变,几乎将内外交困的萧明川逼入了绝境。

萧明川低估了萧明青的野心和下限,大家都是皇子,他还是长子,不甘心可以理解,有机会要奋力搏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可萧明青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出卖大周的利益,实在让人不能容忍。

危急时刻,萧明川让四大影卫护着顾渝和萧岭萧岚离开皇宫。

不是萧明川对萧明青毫无反手之力,而是他的行动来得太突然,打得萧明川措手不及,只要他和叶铮可以撑到援兵到来,一切就会好转。

“陛下不跟皇后和岭儿岚儿一起走吗?”自从进了宫,叶铮再没叫过萧明川二哥。

萧明川摇摇头:“青白朱玄武功高强,有他们四个在足够了,不必再添上一个朕。”他当然明白叶铮的本意是什么,可萧明川怎么做得出自己去逃命,再让叶铮一个人面对所有危险的举动。

萧明川没有高估四大影卫的身手,他们的确保护好了皇后和两位皇子的安全。

只是那个时候,萧岭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如何经受得住逃亡路上的颠沛流离。

萧岭病重,民间的普通大夫束手无策,四大影卫虽然各有所长,却没一个是擅长医术的,他们只能一天天地看着萧岭衰弱下去,谁都无能为力。

等到萧明川稳定了上京的局势,再派人找到萧岭,一切都来不及了。

后来,萧明川有想过,如果当时没让顾渝和两个孩子离宫,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然而……

萧明青勾结的外部势力远远超出了萧明川的估计,他根本无法想象,如果萧明青真的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会把大周毁成什么样子。

在外城告破之后,上京的内城到底没有守住,那日的血战就在上京的大街小巷里发生。

如果顾渝没有及时带着萧岭萧岚走,便是有四大影卫在身边,结局如何也不好说。

当萧明楚终于带着援军赶到的时候,萧明川已经是觉得自己输了,他抱着叶铮尚有余温的身体,久久没有起身,仿佛就当萧明楚不存在一般。

明知道叶铮不是个细腻的人,他就该对他的身体情况多用心的。那样他和他们的孩子,就不会眼睁睁地死在他的面前。

那是个可怜的无缘尘世的孩子,他的生身之人直到临死前才知道他的存在。

悲痛欲绝的萧明川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叶铮若是不在,他未必能坚持到萧明楚来。

看着手持长剑全身银甲的萧明楚身板笔直地站在自己跟前,萧明川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他觉得萧明楚完全有机会杀了他。

萧明川和萧明青杀得两败俱伤,整个京城目前最有战斗力的就是萧明楚带来的援兵。如果他杀了萧明川,宣布他是萧明青杀的,再暗中派人解决掉两位小皇子,皇位就是萧明楚的了。

反正景和皇帝这一支就只有萧明川和萧明青两兄弟,他们都不在了,不说萧明楚有勤王之功,就是按照血统远近计算,皇位都能轮到他爹萧殊了。

事实上,萧明楚什么不该做的事都没有做,他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拱手道:“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说完就跪在原地不动了,任由萧明川发落。

在萧明川的有生之年,萧明楚对他始终如一从无异心。萧明川对晋阳王一系,也如景和皇帝一般优厚宽待。

一方面,萧明川和景和皇帝一样子嗣单薄,不需要对南洋有多余的想法,晋阳王一家怎么说,都算是自家人;另一方面,萧明川也想知道,有个又忠心又能干的弟弟是什么滋味。

萧明川不是因为和萧明青闹掰了,又觉得萧明楚和他亲近,才把堂弟看成亲弟弟。而是他一直怀疑,萧明楚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同父异母那种。

萧明川很早以前就对自己的身世产生过怀疑,因为丁太后对他的态度,真是一点都不像母亲对儿子的。再是宫女出身地位卑微,再是儿子生下来就被抱走,也不至于像她那样诚惶诚恐。

大周不是没有出过宫女出身的圣母皇太后,哪个不是安安逸逸享着老太太的福。皇帝是亲生儿子,这是什么都比不了的,只要太后不抽风,不干涉朝政,皇帝什么要求不会满足亲娘。

偏偏丁太后就要自苦,她每天吃斋念佛捡佛豆,过得像个在家的居士。

要说丁太后对先帝有多深的感情,萧明川是不信的。她不过是一夕承宠,过后就被先帝抛之脑后,若不是有幸生了个儿子,像丁太后这种低品级的宫姬,在先帝驾崩后是要被送到庙里去的。

萧明川最开始想的是,他的生母会不会是一个身份不够进宫的人,先帝不欲让他成为私生子,便说他是丁太后生的。可仔细一想,这样的说法根本经不住推敲。

先帝是什么人,他是前朝后宫一言九鼎的皇帝,他看上的人身份是要有多不堪才会连进宫的资格都没有。以先帝那种不爱留恋美色的性格,萧明川感觉这样的可能性太低了。

因而他放弃了无端的揣测,把自己的出生归结到先帝的一时兴起和丁太后的命中注定。不过相处时间太少,丁太后面对他又拘谨,萧明川和她并无多少母子情,只是尽到为人子的责任罢了。

一直到顾太后薨逝,萧明川才从伺候他多年的宫人口出打探出些许的皇室辛秘往事。

先帝是独子,兄弟姐妹俱无,从小玩得最好的就是两位同龄的表兄弟,晋阳王的长子龙若仞和青阳王的长子殷容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