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庙堂争执(2 / 2)

这后宫有毒 繁朵 3173 字 9天前

在前朝,这事儿可是激烈了变故传来的次日朝会上,有朝臣出列道明此事,请淳嘉示下,顿时满朝文武哗然,跟煮开了似的,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向着淳嘉的当然是力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表示天子已经正式过继孝宗皇帝,扶阳王一脉只是寻常远支宗室,王陵崩塌,那么咱们按着规矩来,册封个嗣子过去,让嗣子操心善后就好总之跟中央关系不大。

而站纪氏的诸臣则直接提出来,王陵崩塌这么坏的征兆,一定是扶阳王一脉的先王们在九泉之下过的不太好,或者说有什么很大的怨气之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扶阳王一脉一直单传,这会儿为了给孝宗继嗣,直接没人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淳嘉要继嗣孝宗,来帝京也还罢了。

扶阳端王,也就是淳嘉的生父,其正妻侍妾亲女尚在,却都长住帝京宫城之内,全不管端王陵墓,谁知道是不是留在那儿的守陵人由此惫懒,懈怠了供奉,使得扶阳王一脉先人泉下不安

所以两位皇太后连同昆泽郡主归返扶阳郡势在必行,而且嗣子人选也必须立刻定下来,尽早修复王陵、安定先人才是

“陛下虽已出继先帝,然毕竟托体扶阳端王,若于扶阳王陵之事上有着迟疑拖延,恐怕于圣誉不利。”以邺国公为首的纪氏一派官员肃容进谏,“况且坊间已有谣言,道是陛下前些年膝下空虚,恐与扶阳王一脉无嗣有关”

言外之意,淳嘉你自己过继到了孝宗膝下,快快乐乐的登基做天子,全不管生父一脉身后无人。可不就是遭了报应,以至于大婚近十年了都还留不住任何皇嗣

至于说为什么今年开始宫里陆续增添子嗣了,那当然是前面讲过的,太皇太后跟纪太后的茹素祈福、捐钱捐物之类帮忙积德的行为啊

但毕竟亏欠下了扶阳王一脉,哪怕有着堂堂太皇太后跟母后皇太后的助力,这不,这份孽障还是抵挡不住,王陵崩塌的警告来了

邺国公等人引经据典,总之核心就是,必须立刻送袁太后曲太后以及昆泽郡主走以及,嗣子年纪不能太轻了,最好自带嗣孙,最少也要可以立马娶妻生儿育女,才能安慰九泉之下的扶阳王一脉。

要是年纪太小的话,万一活不到留下后代的年纪就没了,这不是坑扶阳王一脉,让他们接连绝嗣么哪怕还可以继续过继,这也太折腾了,九泉下的先人岂能没有怨怼

末了甚至还暗示淳嘉,你要是真的对生父一脉有愧疚,又是个厚道人,其实也可以下个罪己诏什么

淳嘉对于最后这话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罪己诏岂是能够轻下的这种事情这一道诏书下去,等若是坐实了他亏欠扶阳王一脉的事实了。而且法统来说,他做了孝宗的嗣子,就该将自己当成孝宗之子看待,而不是心系生身父母。

这话不过是纪氏一派想激怒他,让他盛怒之下做出不智的举动而已。

天子心平气和的听完,缓声道“当初两位母后及昆泽随朕前来帝京,邺国公亦曾允诺。”

这里面有着多方角力的妥协,但也有纪氏的一份用心,就是扶阳端王的遗孀遗孤都跟淳嘉来了帝京,那么这一脉继嗣的事情也能拖下去如此不至于让淳嘉平白多了助手。

否则以袁太后的手段,以及她跟淳嘉的情分,如果当初她被留在扶阳郡继续做太妃,可想而知,新任嗣子必定在她的影响下,倒向淳嘉。

如果这个嗣子出身并非孤寡,也有着血亲的父兄的,说不得一大家子都要倒向淳嘉毕竟公襄氏近支凋敝,远支有跟天子拉上关系的机会为什么不要

淳嘉如今也不指责邺国公出尔反尔,抢在他辩解前道,“当然此一时彼一时,王陵崩塌,两位母后还有昆泽自该返回扶阳郡处置,但,两位母后昨晚惊闻噩耗,却是双双当场昏厥、卧病不起如今后宫都侍奉榻前,太医昼夜候命,这般情形,岂能远行”

“既如此,敢请陛下于帝京赐扶阳王一脉府邸,以安置两位太后娘娘与昆泽郡主。”邺国公立刻说道,“毕竟两位太后娘娘与昆泽郡主于宫城只是寄居,之前王陵无事也还罢了。如今王陵崩塌,扶阳王一脉诸先王必然怨气勃发,若其遗孀遗孤仍旧居住宫城之内无动于衷,纵然择立嗣子,修复王陵,安抚诸先王,恐怕诸先王也要愤恨难平”

不能远行没关系啊,先从宫里搬出来亡夫亡父的坟都坍塌了,做遗孀做遗孤的,怎么还好意思赖在别人家不走

再怎么病着不好动身赶路回去收拾,搬到就在帝京的府邸没问题吧

不给淳嘉反对的机会,邺国公紧接着又说,“况且扶阳王一脉发生了这等事,纵然两位太后娘娘卧病在榻,略微缓过一口气,也该想着为扶阳王一脉诸先王上供烧纸,遥作奠念的。”

“便是两位太后娘娘如今无力而为,也还有郡主在。”

“但宫城乃天子居处,上头更有太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在。”

“岂能容扶阳王一脉在宫中行这等事”

这不是触公襄氏嫡支霉头么

哪怕淳嘉横下心来表示自己不在意,他能不管太皇太后与纪太后

他要是敢说这个话,怕不纪氏这两位凤主,能明儿个就也“卧病”给他看

一时间忠诚于天子的臣子心头都是一紧,,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